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千年的误会(七之二)

1. 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来来来,这回我们来看看另一个错得更离谱的误会。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以德报怨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别人对你多不好,你都要以德来回报他,而不能以怨报怨。
所以如果你是孔子的死忠粉丝,对他老人家所说的话不仅毫不怀疑,甚至身体力行的话,那别人甩你一巴掌后,你不但不该怒目瞪他,怀恨在心,还要笑嘻嘻的对他说:“你打得好,打得真好!下次你心情不好的话再找我,我再给你打!”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以德报怨之后还紧跟着一段话: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话说有一天孔子的一名弟子问他:老师,如果有人欺负我的话,我不还手、不骂他,反而用道德来对待他,让他悔悟,你说好不好?
孔子那时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报德?只有在别人用德来对待你的时候,你才用德来回报他。所以你当以直报怨,他甩你一巴掌,你就踢他屁股一脚!
那为什么孔子的这句话会被人曲解其意呢?
这主要还是为了要满足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如果当时每个敬仰孔子的草民都听他的话,“以德报怨”的话,那这些统治者就能毫无忌惮的进行压迫、剥削工作,并不用担心会有反叛的事情发生了。
结果呢?
皇帝压迫,人民以德报怨。地主剥削,人民以德报怨。
一直到八国联军都打进了北京,中国人仍在以德报怨,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欣”。
哀哉!

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千年的誤會(七之一)

1.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原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 

這句從孔子口中說出的話從字面上看來的話是有點性別歧視是吧?在下定論之前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段故事。

孔子對於《詩經》的推崇可以從他曾說過的一句話中看得出來:“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而《詩經》裏很大的一部分歌頌了當時男女平等的浪漫愛情氛圍,事實也是這樣,在春秋時代,男女間是相當平等的,而孔子本人更是曾反覆多次以詩經裡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來表達了自己對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觀點。所以如果說孔子當時是以一種貶低女子的角度說出這句話的話,不僅是不符合了他個人的價值觀,也大大的不符合當時大時代的趨勢。

那孔子究竟是在什麽情況下說出這句話,而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麽呢?

在《史記·孔子世家》裡,提到了孔子之前的衛國之行,孔子“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去衛。”

這段文字是說當時孔子被衛國君主衛靈公請到衛國去參觀修養,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孔子才發現原來衛靈公請孔子到衛國去的真正目的是要借著孔子的名聲來提高自己和夫人的聲譽。衛靈公的夫人更多次貶低孔子來擡高自己的身份。

孔子知道衛靈公喜歡女色多過喜歡德才,便在萬念俱灰之下收拾行裝離開了衛國。而他想起衛國公老夫人那種仗著得寵而亂政擾民的事時,就發了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所以孔子並不是指著全天下的女人的鼻頭丟出這句話的,而是針對衛靈公的夫人而發的感慨之言。

“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句話的意思則是說衛靈公過於親近那些后宮的女人和只會奉承拍馬屁的小人,所以他們就仗勢欺人,擾亂政局;但若衛靈公過於疏遠他們的話,他們又會呱裏呱叫,總之是非常麻煩的一群人就對了。

所以呢,孔老夫子並不是一位歧視女性的老人家啦,只是後人斷章取義,才令得他老人家在百年歸老后還要背負著這麽一條“大男人”的罪名。哀哉!

blog 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