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死亡祭儀》
當初買下這本書的原因有三:
一、一本正版翻譯文學只需十八塊!
二、書本封面的文案這麽說:
“本書被國際版權人推崇為以丹.布朗的歷史懸疑加上米涅.渥特絲的殘酷犯罪來推崇, Hodder出版社編輯蘇西.道爾更比喻這本書就像是《人魔》遇上電影《厄夜叢林》,再搭配冰島音樂精靈碧玉的背景音樂。”
又說:
“本書從2005年底出版後,長時間高居冰島的暢銷排行榜榜首,《死亡祭儀》在冰島創下暢銷紀錄後,在海外短短半年時間便賣出22種語言、30餘國版權,西班牙譯本上市一個月便大賣一萬冊精裝,也發行了德文版。”
說得這麽強大,不看看是不是對不起自己?
三、當時手邊的書都看完了,所以急著買書。
於是,我掏出了十八塊,把這本《死亡祭儀》給帶了回家。
這本書的大綱如下:
在冰島大學攻讀冰島獵巫史的德國研究生哈洛德死狀極慘,毒販胡吉涉嫌重大。哈洛德家境相當富裕,其家人不滿警方的調查,懷疑兇手另有他人,聘請專人 進行調查。調查過程中起出大批古老文件和神祕儀式,並發現了一個魔法社團,成員都對冰島歷史上的各種酷刑和虐殺事件非常著迷……哈洛德出手向來大方,會幫 朋友買單付帳,他的朋友都有不在場證明,但是,有不在場證明的人,都確實不是兇手嗎? 他死前曾有巨額金錢去向不明,是和吸毒、忌妒、憤怒、金錢、復仇、瘋狂、自衛跟性變態等有關嗎?還是因為什麼原因被施了巫術黑魔法?
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看完之後,我只能說:真的不好看。
我通常只花兩到三天的時間來看完一本三百多頁的小説,而這本小説也是三百多頁,卻花了我一個星期的時間,可見它對我來説是那麽的不具吸引力。
它的題材涉及到了查案、巫術、古文獻、性變態和謀殺,這幾個要素同時出現在一個故事裏的話應該會很吸引人才對,可是在這個故事裏我完全沒有享受到那種刺激感。
也許是加入的元素太多,使得每一個元素被分開過後顯得極爲單薄。
丹·布朗的《天使與魔鬼》和《達文西密碼》同樣涉及了宗教、科學、符號和謀殺,但是出來的效果和這本《死亡祭儀》有天淵之別。
看完丹·布朗的文字,我對兄弟會、異教、符號學等等有更深的認識,或者是有吸收到新的知識。
反之看完《死亡祭儀》之後,我連主角叫什麽名字都想不起來,更別説是它裏面提到的那些巫術、符號和古文獻了。
我很喜歡網上對《死亡祭儀》這本書的書評裏的一句話:
“故事的發展和冰島古代女巫之間完全沒有去做彼此氛圍關連性的安排,好像故意用棒球手套來作為十六盎司牛排的鋪陳,就好像猛講棒球手套的故事來營造與其造型類似的牛排的故事,也好比講張飛的武功來陳述岳飛的故事,整本書不搭調到了極致。”
一針見血。
也許這不完全是作者的錯,翻譯者也有問題。
看翻譯文學本來就要承擔翻譯者功力不足,無法將外國人的幽默和内涵精准的翻譯成中文的風險,無奈這本書的原文是冰島文,我就算是想看原文書來作比較也是無能爲力。
另外書裏還有一些錯別字,例如使盡吃奶之力的“盡”,書裏寫成使勁的“勁”。
誠意不足。
所以說,書本封面的文案,還是看看就好。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哦
還是medical書最好看了!=P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