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柬埔寨行--那女孩的手,伸了出去,卻還是空著回來。

這幾天我的腦海中一直浮現這樣的一個畫面:
Peter的5嵗兒子Satoshi和在這裡工作的工人的兩個差不多同齡的女兒正在玩耍。
Satoshi手上握著一包巧克力,其中一個女孩伸手向Satoshi要,他卻沒有看到,徑自從女孩面前走了過去,留下了懸在半空中的那只小手。
女孩將手縮了回去,一臉的尷尬。我一直不明白爲什麽這個畫面會一直重復的在我腦海中播放,尤其是那只手,我知道它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可是我不明白我究竟在震撼些什麽。
後來我想,應該是我覺得這反映了貧富之間的差距。
若那女孩代表貧窮國家,satoshi代表富有國家的話,同樣的事情是不是也在發生著?
貧窮國家的人民在貧窮綫上苦苦掙扎,期待著有能力的國家施以援手。
富有的國家的人來到這裡繞了一圈之後,什麽也沒留下的就離開了。
貧窮的人繼續貧窮。
就好像那女孩的手一樣,伸了出去,卻還是空著回來。

有背包客發起了一項“多背一公斤”運動,倡導旅人們在旅行的同時為當地的弱勢群體提供一些幫助。
許多像柬埔寨、寮囯和越南這樣的國家的孩子連像樣的文具都沒有,多備一公斤的文具,能夠為這些孩子帶來學習方面的方便。
有人說,到這些落後國家觀光旅遊也是在刺激他們的旅遊業,增加工作機會,促進經濟發展。
但是這些只幫助到旅遊區的人,那些外資所設立的旅館餐廳賺得荷包滿滿,貧窮的當地人還是一樣貧窮。
背包客群體中如今也在提倡向真正在做手工傳統藝品的人購買紀念品。
如今許多的傳統藝品已經由機械代替人手進行量產,價錢雖然便宜,但品質相對低落。
那些堅持用手工將傳統藝品帶到世人眼前的那些人通常來自鄉下,在面對機械化的淫威下,他們只能夠默默承受著收入不斷減少的事實。
久而久之,越來越多人放棄了這份堅持,爲了糊口而另謀生計。
於是傳統手藝就此失傳,機械壟斷了市場,手工再也沒有擡頭之日。
這聼起來很悲哀,但卻是事實。

satoshi和女孩們玩耍的那個情景同時讓我想起另一個問題:
儅他們長大之後,他們是否還能像現在那樣不分身份地位地相處?
畢竟現在這個地方是Peter一手建立起來的,這裡工作的人也都算是Peter的員工,在多年以後,Satoshi會不會自恃是老闆的兒子而對這些女孩有不一樣的看法?
雖説Peter建立這個地方是要幫助這邊的人,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並不要求什麽回報,但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這裡的人對Peter都有一種近乎敬畏的態度,那Satoshi長大后會不會已經習慣了這種敬畏,進而將自己的身份擡高?
雖然說想這個問題未免太早了一些,但就像maileng姨說的,我的悲觀是從骨子裏透出來的。

我一直都不覺得悲觀有什麽不好。
凡是往最壞的方面想的話,自己就會更小心積極。
就像我一直秉持的信念: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
而且每次把情況想得最糟糕的話,結果出來往往都會令人驚喜。
畢竟沒有那麽大的期待,就不會有那麽深的失望。
在《Tuesdays with Morris》一書裏,Morris也說過,我們的文化不允許我們去考慮死亡這囘事,因爲太悲觀消極。
久而久之談論死亡就變成了一種禁忌。
但是他認爲“once you learn to die, you learn to live”
儅一個人知道死亡是怎麽一回事並學習接受它,他就會把握當下,學習如何生活。
如果能夠將悲觀化爲動力的話,悲觀並沒有錯;錯的是允許悲觀化爲消極,並任由它將你吞噬貽盡。

2 則留言:

maileng 提到...

有时候悲观很容易影响你的决定哦
甚至你为病人的性命做的决定哦

笨雞 提到...

在這個時候理性就要和感性分開啦!

blog 存檔